喜帖設計師的光譜與客人的光譜如何同步?
在我的文章中多次提及,要做好的喜帖設計。首先一定是與客人建立信任和溝通其次才是技術問題。然而人類對陌生的事情總是容易產生不信任。因此,讓客人了解我們設計的光譜便是建立信任的第一步。
我喜歡用光譜來解釋信任如何產生。每個人一生認知的事情都會有所不同,將認識和接觸的事情想像成一個光圈,知識愈廣闊。理解事情愈多,光圈便愈大。另一方面,不同的知識也會不同顏色的光圈。因此只要認知這一點,其實常識是並不存在,因為每人的光譜並不相同。
而要做好一個設計,首先就必須設計師與客人的光譜同步。知道對方的喜好,背景等等。另一方面客人也要相信設計師的光譜。最糟的情況是,客人覺得自己對設計的光譜比設計師更廣闊。
一般而言,客人找上設計師設計喜帖,那是因為喜歡設計師的設計。但到了開始設計的時候,客人開始用自己的「設計思維」,去指揮設計師。往往因為這樣便出現四不像的情況。
相信大家都聽過很多關於設計的笑話,那就是客人不停更改,最後還是用回最初的設計。那通常就是客人自以為自己是設計師的後果。
所謂學術有專攻,設計師獲得的光譜非一日煉成。而客人的設計光譜通常也不會及設計師的廣闊,正正因為設計師在設計的專業上優勝過客人,客人才會委托工作。這個道理不難理解,令到設計出問題的客人,通常就是自以為自己的光譜比設計師廣闊的客人了。
通常面對這些客人,我們也只能盡量解析設計原意及理念,假如客人仍然堅持的話。我們也盡了自己的本份。這些情況,不論是設計喜帖還是其他設計,都是在行內經常遇到的問題。
那麼如果真的遇到比設計員更厲害的客人呢?那我們亦會虛心受教。同時間做出一張不會失禮的喜帖。但是不是懂得設計,言談間一兩句便知道。而且行家都會明白行家的辛苦。大部份時間行內人反而是光譜更易同步,更能獲得良好關係及之信任的客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