喜歡設計喜帖的同時喜歡與喜帖客人交朋友
從事設計工作處理過不少喜帖設計。當中有部分人亦成為了我的朋友。我們著重設計以人為本,每一張設計都很講究對人性的觸覺。設計不同的喜帖意味我遇上不同的人。也因此便會知道很多世界不同的角度。
跟客人成為朋友的契機。往往就是與對方的世界產生共鳴。設計喜帖的過程中,首先是理解客人的喜好、興趣、背景,這有點像認識一個新朋友。
我們也曾經接過一個建築師的客人。大家對設計的理解也十分相近,他的喜帖也用上了建築的設計學。設計的過程相當愉快,得到一筆生意的同時也得到了一個客人。
我們接下了喜帖設計的工作,一定會好好完成一個令對方滿意的喜帖設計。但假如對方志趣相投,言談甚歡,那張喜帖私心而言也會更為上心,設計出來的成品自覺也是更為優質,對方收到的喜悅也通常較大。
志趣相投固然是好,另一方面有些客人的背景也令我感到新鮮好奇。一個人並未萬能,每行每業也有自己下苦功才能獲得的專業技術,而聽聽客人工作上的事情,當中有很多都頗有趣味。
好像是,原來律師不一定是一份賺錢的習業,電梯工原來是一門穩定又好賺的工作。通渠的師傅曾經面對過什麼惡劣的案件。這些活生生的人物小傳,都是相當吸引我又可以令喜帖昇華的材料。
或許因為我能用自己的創意為這些有趣的人和事勾劃出一個設計。這才是我設計喜帖的原因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