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港喜帖設計輸在起跑線
經常聽人說香港設計很差很差,跟其他地方相比實在有點不合時宜。政府的廣告設計差勁到引來不少笑話。即使在喜帖設計業其實也沒有很多人願意創新。有人說是客戶保守,有人說香港設計師不思進取。在我這個喜帖設計業者看來,其實大家都誤會了。令到香港設計業難以創新的原因不是客戶也不是設計師。而是成本問題。
我到底在說什麼?客人思想保守,設計師不思進取怎麼可能關成本問題啦?其實兩者的關係是密不可分的。要表達這個生態鏈可能需要極長的篇幅。所以我只會用其中一個點說明。
不管任何行業,從來創新都需要龐大的成本,要破舊立新,就需要放棄過去的成果,由零開始重新建立。情況就如重修裝修一間餐廳與頂讓接手一間餐廳,起動成本是完全不同的。而創新就代表由零開始,回報需大,但失敗的成本和風險也會提升很多。
香港是一個成本極高的成市。換言之是一個「輸不起」的地方。在商業世界中委托設計師設計的客人。很多背後都背負著各種風險,公司的聲譽、上司的要求,成品面世後的各種因素都會令客人預期創新,不如「執口水尾」,重製是減少成本最安全又最快的方法。
重製雖然未必有很大的革新,但最少能將風險降至最低。基於這些商業考量,往往香港的設計或是喜帖設計也「十年如一日」。一切也是錢作怪。而令香港成本如此瘋狂的原因。這個情況就好像是一套電影成功了,便開始準備拍續集甚至第三集一樣。設計沒有創新也是這個原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