缺乏想像的喜帖設計或許就是不被重視的原因
我其中一篇文章提及過,喜帖不被重視的原因,就是現今婚姻不再被重視。婚禮是一個著重儀式感的日子,但隨著時代改變,很多人都對婚姻不在重視,即使選擇結婚也是一切從簡。那麼在婚宴都不在重視的年代,喜帖自然更不受人重視了。
實際上婚宴不受到重視,我想是受到一個很大的原因影響,那就是香港的消費文化。香港是一個消費文化主導的城市,城市的一切都告訴你需要消費。求婚要買鑽石戒指,入教堂要穿婚紗,結婚需要影婚紗相。一切一切都是消費消費還有消費。
當這個模式運作多年,人們便開始提問,為什麼我要為喜宴消費那麼多?
鑽石戒指是騙局並不能代表恒久的愛情、入教堂穿婚紗也不是華人的傳統、婚紗相好多時候也是擺在家中封塵。只要退一步看,很多人發現這些東西都是不重要的。因此,人們看破了謊言,決定一切從簡。
那麼喜帖呢?喜帖被這個消費文化沖褪得很嚴重,因此很多人都不受重視。而人們在婚姻中消費那麼多後,自然就不再花心思在喜帖上。
其實隨著科技發展,製作一張心儀的喜帖或許不一定與消費有關,更可能是與想像力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有關。喜帖由一張簡單紅紙去到今天甚至可以是虛擬喜帖,天馬行空一點,實體的喜帖也有很多的現法。例如將喜帖變成一塊塊的砌圖,而只要在婚宴中將砌圖砌成一個完整的圖案便可以得到某些小禮物。該圖案可以是象徵兩位新人之類,而拼湊的過程中也可以增加賓客的互動,有意無意間或許可以讓單身的賓客亙相認識。其實也是一件趣事。